政策资讯

【新闻纵深】四川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意味着什么?

添加时间:2015-09-12浏览:5217次

“新机遇+新引擎+新范本”
□本报记者 梁现瑞 张岚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是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的关键。这是《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中,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
    选取一些区域,开展系统性、整体性、系统性改革的先行先试,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形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支撑。具体到四川而言,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将带来哪些深远的影响?

对成德绵
实现大区域创新的“新机遇”
    9月6日,省委、省政府召开成都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员大会,参会者不仅来自成都,更有不少人来自绵阳等地。这意味着这块“国家级”牌子的效应,将不止于成都高新区,而是要大力促进省内创新区域优势互补,推动示范区技术、产品、服务和模式输出。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如此,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更是如此。
    成德绵三市GDP总量超过14153亿元,占去年四川省2.85万亿元GDP的近一半。三地资源各有优势。
    成都高新区是国家在西部布局的第一个自主创新示范区,天府新区是国家级新区,绵阳是国家唯一的科技城,德阳是国家重要的重大装备科技产业化基地。
    在这之前,三地更多是各自为政,各自的优势资源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如果能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实现共享资源、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则能够有效防止资源错配,实现跨区域的创新要素流动和聚集,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该区域带来全新机遇。
    这正是全球趋势。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围绕“大区域创新”竞相布局,以培育区域组合优势为重点,从强化单个区域创新转向跨区域协同创新。科技创新活动正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竞争。

对四川
打造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2014年,四川GDP总量达到2.85万亿元,同比增速8.5%,距离3万亿大关仅一步之遥。
    如今,距离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实现“两个跨越”宏伟目标,仅有几年时间。问题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在换挡,动力在转换,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四川时不我待。
    动力更替的转换期也正值四川创新发展的窗口期。2013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增强四川转型发展新动力的意见》。我省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14年达到455亿元,总量位居西部第一。在电子信息领域,军工电子装备、集成电路、软件、信息安全等产业领跑全国;在航空航天领域,航空发动机、航空电子等领域具备明显话语权,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尽管具有创新发展的基础和机遇,但总体来看,四川经济转型升级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体制机制障碍较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大而不强、创新创业激情未充分激发等。
    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就是完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释放市场活力。可以预见的是,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将为我省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注入强大动力。这是四川在新形势下坚持科学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

对全国
提供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范本”
“虽然今天才来,但之前已从很多渠道了解你们的特色,并不陌生。”9月6日下午,科技部领导走进位于成都天府新谷的蓉创茶馆,说了这样的开场白。显然,四川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验,已经随着一碗创业盖碗茶,飘到了北京。
    8月27日下午,川皖两省科技改革创新工作座谈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安徽省相关省级部门及16个地级市的有关负责人,就省级政府部门如何推动市县政府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何突破性政策等问题,向四川“取经”。
    回望历史,作为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四川积极承担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等国家重要领域改革探索任务,从不同方面为国家推进改革发展探索了路径,为我省争取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打下了良好基础。
    特别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四川积极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军民融合发展等3个专项改革试点,完善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
    随着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推进,未来或将有“四川经验”走向全国。
*****************************************************************************************
成功跻身1/8 四川为何被“点”中

□本报记者 张岚 梁现瑞
    9月7日,《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正式公布。按照方案,8个区域被确定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四川成功跻身其中,成为宝贵的八分之一。
    这是继绵阳被确定为国家科技城、成都市获批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获批以来,我省再次进入国家级重大试点范围。
    相比之前,这次范围更宽,责任更重。令人好奇的是,10多年来,四川为什么能够频频被国家“点”中?
行动快,思路明
    未批先动,积极主动的态度,成为四川入选的“软实力”
    2014年8月18日,北京。习近平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其中明确提出,要研究在一些省区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形成几个具有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创新平台。
    会议闭幕后,我省闻声而动。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安排下,科技部门组织专家成立专门团队,瞄准争取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开展了四川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前后历时一年。在这次正式获批之前,《四川省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已初步形成。
    今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5月5日,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省发展改革委和省科技厅迅速与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对接,争取将我省纳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省领导多次进京向中央和国务院相关领导做专题汇报,“前前后后,至少10多次沟通。”省发展改革委一位负责人透露。
    此后,我省加速了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完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省提出“构建成德绵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思路,这为我省最终获批以成德绵为依托开展创新改革实验打下了基础。
基础好,实力强
    深厚的改革基因,超过100个国家级试点,成为四川入选的“硬杠子”
    四川是改革之乡,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走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前列,最近10多年更是如此,一大批国家级改革试点先后落子四川。省委改革办近期梳理的一个名单显示,当前,我省承担各个领域的国家及改革试点项目多达120多个。
    改革的基因藏在四川血脉深处,而改革的种子四处开花结果。
    这也正是国家确定试点范围的标准: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高度集聚、科技实力强、承担项目多;经济发展步入创新驱动转型窗口期,劳动生产率、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比重、研发投入强度居前列;已设有或纳入国家统筹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区等各类国家级改革创新试验区;体制机制改革走在前列,经验丰富,示范带动能力强等。
    一一对照,四川具备了这些“硬杠子”。
    四川创新人才西部第一,拥有两院院士59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75万,创新人才数量位居西部第一;拥有高等院校超过100所,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创新机构数量位居西部第一。
    近年全省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14年达到455亿元,总量位居西部第一。在电子信息领域,军工电子装备、集成电路、软件、信息安全等产业领跑全国。
***************************************************************************************************
消灭“改革孤岛”打造四个链条

嘉宾:
盛毅 省社科院副院长何东 西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战略管理研究所所长
□本报记者 陈岩
    制定《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目的在于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统筹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等四个链条。链条如何打造?政府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串珠成链,避免产生“改革孤岛”
    记者:和历次的改革试验区不一样,这次的《总体方案》中多了系统二字,怎么看待这种变化?
    何东:我们此前的改革,更多是各自领域封闭进行的,就像一粒粒珠子,没有串接成链条,这样改革的效力被减弱,成为“改革孤岛”,导致所谓的“中梗阻”现象。系统推进就是要变单兵突进为整体推动,串珠成链。以科技创新为例,之前很大程度只停留在技术创新领域,没有体制创新的配合,打造创新链,就是要把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企业这些创新主体都纳入到链条中,再引入人才流动和利益分配机制,破解创新的原动力,同时放活创新要素,使市场有空间来发挥配置作用。
    盛毅:我们在创新改革上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在原有制度框架内进行的,很多地方或部门没有能力突破,就会在推进中四处碰壁。举个例子,鼓励科技人员进入市场,人事管理却没跟着变,拖了后腿。其他包括土地、股权分配等都需要相应的改革配套。本次改革,是在特定区域,更全面、更系统地实施改革,有条件突破原有的制度框架。
协同推进,离不开明确分工
    记者:《总体方案》中提到四川依托成德绵地区先行先试,此外,京津冀、广东的珠三角、安徽的合芜蚌地区也有提及。本次全面创新改革放在区域经济中进行试验,为什么?
    何东:创新是有流程、有分工,涉及不同领域的创新。在这些区域经济体中进行试验,就是要空间层面的协同来满足创新层面的协同。比如说京津冀,北京成为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则是先进制造研发中心,河北的定位是新型工业化和承接产业转移,在区域上,三者可以相互配合,完成创新的整个流程。成德绵同样也存在区域上的分工,三地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基础可以在各个流程进行配合,更优化地配置创新资源。
    盛毅:四川是科技资源大省,有其独特的地方,比如对于军转民,绵阳是重要地区,可以通过区域内的全面改革激发这部分创新资源。区域经济也是各地发展的重要形式,四川的试点对内陆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时怎么把握科技创新的力度和范围都有借鉴。
创新机制,发挥好市场作用
    记者:怎么样才能把孤立的珠子链接起来?
    盛毅:在全面推动科技创新能力上,政府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同时又要最大限度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这其中就面临着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问题。怎么画线?不是拍脑袋决定的,是试点试出来的。我们在制定实施方案时,先画一条线,大胆尝试,不断调整,最终确定政府的职能清单,达到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的优化和平衡。大胆试出这条线,是改革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记者:从国内来看,有没有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何东:政策上要大胆探索,借鉴包括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做法,打破科技资源的孤岛现象,促进科技要素的流动。另外要有几个着力点,比如我们说要促使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机制,抓住这一点为中心,使相关政策进行波纹式扩散,有阻碍的,就要试图突破,这样一来,科技资源自然会向企业集中、集聚。

********************************************************************************************
成德绵如何先行先试

□本报记者 蒋君芳 祖明远邓嗣华 朱雪黎
成都:
对外商投资探索试行国民待遇
    9月8日一整天,成都市发展改革委会议室闭门开会,各处室主要负责人被召集起来,抓紧商议制定成都的具体实施方案。
    今年初,成都市政府以1号文件形式出台《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未来5年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下一步,成都将加快出台配套政策,强化政策协同和落地,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要求各试验区域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鼓励外资企业引进更多的创新成果在我国实现产业化。对此,成都也已有了行动方向,将加快推进外商投资项目管理方式由全面核准向有限核准和普遍备案相结合转变,在准入管理上对外商投资探索试行国民待遇,简化外商投资项目管理内容和程序,以促进该市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开放。
    作为开放合作的排头兵,成都正在加快制定出台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实施意见,从通道建设、开放平台建设、完善产业链等方面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内陆自由贸易区和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落户成都。
    国内合作方面,目前成都已经启动成渝西昆贵构建钻石经济圈研究,正在加快收集成都与重庆、西安、昆明、贵阳等地在产业关联、基础设施、市场合作等方面的发展需要。
绵阳:
加速构建全链条孵化体系
    9月8日下午,绵阳市发展改革委各相关科室召开了一个紧急碰头会,讨论做好对接工作,更好地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总体方案》的出台,为绵阳这个中国科技城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将有力吸引项目、人才、资金等要素向科技城集聚,加速科技城建设“创新之城、活力之城、希望之城”的步伐。《总体方案》提出,要进一步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通道,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协同。“这一点对于绵阳特别有实践意义。”绵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绵阳集聚了一大批代表国内最高水准的军工科研院所,如何强化科研院所与地方产业之间的协作,提升军民融合发展水平一直是绵阳的重要课题。
    如今,借助这一新的发展机遇,绵阳将用好用足国家级先行先试政策和省、市支撑政策,加快建设创新中心三期等科技孵化器,进一步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要通过激发创新潜能、凝聚发展合力、塑造竞争新优势,早日把科技城建成创新驱动发展特色示范区和军民融合发展改革试验区,成为引领全市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的核心力量。
德阳:
初步定位“装备技术与智能制造创新中心”
“作为成德绵地区重要组成单元,德阳要融入创新改革战略中,先要找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9月8日下午,德阳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研讨会,初步提出将德阳定位为“装备技术与智能制造创新中心”。
    德阳是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拥有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宏华石油等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重装制造企业,其重大装备制造业集群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围绕已有优势做文章,更要着眼于未来。”德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认为,初步确定“装备技术与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即有意没有提及“重型装备”这样的字眼。德阳市委认为,着眼未来,意味着“改革要破解目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要预料未来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为此,德阳提出,期待通过参与创新改革试验,既实现装备制造业的提档升级,还要在航天航空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上实现突破。目前,德阳还开展了“互联网+”智能制造区域试点工作。“改革还要着眼于成德绵地区协同创新,成德绵一体化建设,德阳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建设成为成都副中心,改革将进一步让我们明确方向,坚定信心。”德阳市委主要负责人称。

**************************************************************************************
【欢迎关注四川省山西商会】
商会公众号:scsxcc
商会微信号:scssxsh2006
商会邮箱:scssxsh@126.com
会长博客:http://t.qq.com/fanjianchuan815
联系电话
会员部:028--61501176
办公室:028--61501170
宣传部:028--86980082
官方网站:http://www.scsxcc.com
办公地址:成都市青羊区金阳路21号山西会馆三楼
************************************************************************************
【欢迎关注建川博物馆】
电话:电话:028-88318000、88315018
建川博物馆网址:http://www.jc-museum.cn/cn/
樊建川微博:http://t.sina.com.cn/jianchuan
建川博物馆微博:http://t.sina.com.cn/jcbwg
建川博物馆微信:建川博物馆
邮编:611331
地址: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迎宾路